close

【照片人物:貼退熱貼的假小丁,圖片引用自EJ死會日記】

雖然現在想這些有點早,不過因為我要忙著新屋的事,
實際上等到新屋搞定,外加打掃、搬遷,
等真正入住時,小魚媽咪也可能接近30週了,
怕跟不上進度,於是將平日有在閱讀的格友們一些待產包內容做個整理,
這篇引用文是要PO給小魚媽咪當成日後採買做參考用的,
如果準媽媽或準爸比們不嫌棄的話,也可以參考一下,
原本只想放一些簡單衣物及寶寶日常所需...只是,看完這些文章後,
發現...這些預備用品也未免太...太多了吧!
小魚媽咪,您要認真看一下喔!
各位如果要看到更完整及相關的報導,建議點選原網誌拜讀:

以下文章節錄自魔鬼甄與天使嘉:卸貨前最後採買與待產包準備:
.擠奶器選擇
有人提醒還是有督促的作用,自從尿布、奶瓶進駐之後,再加上時間逼進,稍復喚起了七年前的回憶...由於這胎生完應該會就此打住,所以要趁產後六個月內的黃金期減重!除了進行減重任務外,哺餵母乳是另一件大事,希望這胎能餵久一點(允嘉上次餵到九個月)。這次哺乳內衣及塑身衣都有事先準備(上次完全忽略這塊)!擠奶器這次恰好收到兩種恩典牌,上一胎只用過美樂電動單邊,這胎加收到AVENT手動及美樂電動雙邊。


.寬口徑奶瓶&奶嘴
首先上班媽媽帶便當集乳工作要順利進行,方便攜帶的集奶瓶就不得不準備好(母奶袋太貴又不環保,暫不考慮購入)。配合的奶瓶跟擠奶器有牽一髮動全身的關係,由於還沒決定日後慣用的集奶器,此時奶瓶不宜買太多,只跟著小琪買了兩個貝親寬口徑的母乳實感奶瓶(玻璃及PPSU各一),不過這兩個奶瓶跟美樂跟AVENT都不適用,美樂擠奶器要用一般口徑的奶瓶,而AVNET必須用自己的專用奶瓶...
這算是第一次買寬口徑的奶瓶耶(上一胎完全沒用過)。會想要試試用寬口徑奶瓶,是因為看過網路上有媽媽提過,寬口徑比較貼近母奶寶寶的嘴型(寶寶嘴巴要張比較大,跟含乳姿勢比較接近),而且如果日後學會用五指牌擠奶器或要改喝配方奶時,寬口徑便於倒入奶粉且易清洗,所以跟風買了兩個來用。現在奶瓶還真是貴到爆!一個PPSU竟要快價近四百元!!想當年一個二百多,已經覺得很誇張了...不過科技真的進步飛快,當年貝親的PES奶瓶也已經進化成更耐熱的PPSU材質了。
後來也買了一隻AVENT330CC的奶瓶,但買完後才發現買成PC材質(買的那間藥局沒有進PES材質),聽說AVENT的奶嘴較硬不好吸,直接買集奶瓶似乎是個比較好的選擇,不過他的集奶瓶容量都少少的。

至於奶嘴的選用,上一胎幾乎都用哈囉寶貝的防脹氣奶嘴,這胎加買了媽媽推薦的貝親母乳實感奶嘴,一個定價90元,要不是有找到打六五折的藥局,還真是買不下手...不過據同事的說法,初生兒或S的使用期間都不長,每個尺寸都只買個一、二個來試試。而哈囉寶貝的防脹氣奶嘴也有出寬口徑奶瓶用的,價位就親民許多。

那天手癢還多買了貝親母乳實感專用的清洗器(一般口徑及寬口徑各一),後來回家覺得好像有點多餘,如果到時母乳實感奶嘴妹妹吸不慣,這兩個傢私就廢掉了...

.消毒鍋
奶瓶、奶嘴準備好之後,消毒鍋自然不可少。這次獲得恩典牌的消毒鍋剛好都是NAC NAC(上圖右為N年前允嘉使用的艾米迪德國貨),小叔和小玉各丟了一台過來,這款網路上有說上蓋是PC材質的,雖然原本也有擔心會有釋出雙酚A這類有毒物質的疑慮,不過藥房小姐一再說明蒸氣的沸點只到100度,沒超過100度不致有安全上的疑慮。

.溢乳墊
溢乳墊也是上班媽媽很傷本的一塊,在網路上做了功課,美樂及六甲村的都有人推,奇哥是小噗媽轉贈的。不過坐月子期間,打算克難的用護生護墊剪半來撐一下。另外,小玉也有移交兩片可以reuse的可洗乳墊(奇妮),不知這種吸收力有沒有比較持久?待試用後再來分享。

.溼紙巾
我家溼紙巾並沒有品牌忠誠度或特別偏好,只要純水製造,不添加酒精或多餘香精就好。鳥先生愛用開口處有盒蓋的濕紙巾,小玉給我們一咖塑膠硬盒,可以裝開口只是貼紙黏貼的濕紙巾。



.其他
除了之前留下的噗媽牌浴溫計、泰爾茂耳溫槍、小小指甲刀、肚圍、親密揹巾和艾米迪消毒鍋,依據過去經驗,還張羅了貝親的奶瓶刷、固齒器、黃色小鴨沐浴架及天然乳膠枕等。至於澡盆、尿布台、溫奶器、小便盆、推車、餐搖車、汽座、揹巾等大樣用品,都有恩典牌可接手。這次最要學會使用的是親密哺乳揹巾,上一胎買了一條,用不到二次,從沒上手過orz...




.待產包
聽說第二胎產程會比第一胎快很多。除了必帶的証件(身份証、健保卡)及媽媽手冊之外,媽媽、小寶寶出院的衣服一套,媽媽住院期間的衛生用品(沖洗瓶、產墊、看護墊、免洗褲;上述這些可以自費購買醫院提供的package較省事),住院期間的個人用品(口罩、衛生紙、牙刷/牙膏、洗面乳、毛巾、餐具、束腹帶、哺乳內衣),至於住院期間為防漲奶,也可自備擠奶器或視院方提供的擠奶器品牌,自行準備罩子較衛生。還有同事會帶大小臉盆去,不知打那兒生出生薑水來擦澡,超猛的!
住院期間包括出院時的護臍包及沾水的大紙巾,所有嬰兒使用的物品都會含在嬰兒室的費用裡面,出院時穿的那套薄綿布衣也含在裡面。如果天氣較冷,要另行準備較厚兔裝、帽子及包巾俾利包裹禦寒。
.嬰兒用品店:新竹藍印子、新竹俏媽咪、桃園小太陽、林口文新藥局(長庚醫院附近文化二路)、兒女是寶(中山醫院旁)、板橋玟玟、板橋益兒樂、板橋優兒貝比
這陣子趁著出遊順路至不少知名的嬰兒用品店朝聖,像是新竹最有名的藍印子/俏媽咪,桃園的小太陽,小琪推薦的林口文新藥局,台北中山醫院旁的兒女是寶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中段省略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.小感想
其實想買的東西,網拍幾乎都有!認真找的話,多數都比實體商店便宜(不過加了運費之後也不一定),只是我本人還沒在網拍購買嬰兒用品的經驗,無法提供分享。尤其上一胎幾乎都是碰到狀況缺什麼時,鳥先生才匆匆忙忙衝去附近的嬰兒用品店或藥局買,包括尿布也是,很少在比價的。基本上,上述這些嬰兒用品店,離我家都很遠,專程跑一趟油錢的花費可能都超過省下來的差價。如果不是特意去,可以事前做足功課擬好清單,順路大補貨倒是可行。
不過花多花少還是其次,東西好用才是重點,最怕買了一堆派不上場用不到的東西,那就可惜了!

待產需準備物品:(待產包大全)
(1)媽咪要準備的:身份證、健保卡、媽媽手冊、提款卡、信用卡、少許現金。
保養品類 :眼霜、日霜、夜霜、保濕霜、護手霜、護唇膏、防曬乳。
清潔用品類 :洗面乳、洗手乳、沐浴乳、洗髮精、擦臉用毛巾、擦手用毛巾(小方巾可多準備幾條)、擦身體用毛巾、衛生棉(預防突發性出血或破水)。
日常用品類 :牙膏、牙刷、梳子、免洗褲、衛生紙、吹風機、梳子、臉盆(自然產後需坐浴漏泡剪會陰的縫合傷口)、產褥墊、惡露墊、溢乳墊、枕頭套或毛巾(沒洗頭時用)、浴帽、指甲剪、筆、便條紙、剪刀(聽說還是會用的到)、按摩小工具、保溫水域、環保餐具、手機(含旅充)、筆電、相機(含充電器)、手動或電動擠乳器、集乳袋、乳房冷熱敷墊、發乳茶、營養補充品、束腹帶、哺乳型內衣、奶瓶消毒鍋、保冷袋或小冰筒(冷箱)、束腹帶、機能性內褲、媽咪樂活枕。
衣物類 :(請視季節攜帶)衣服、拖鞋、薄外套、帽子、圍巾、襪子、內搭長褲。
保養品類 :眼霜、日霜、夜霜、保濕霜、護手霜、護唇膏、防曬乳。
清潔用品類 :洗面乳、洗手乳、沐浴乳、洗髮精、擦臉用毛巾、擦手用毛巾(小方巾可多準備幾條)、擦身體用毛巾、衛生棉(預防突發性出血或破水)。
日常用品類 :牙膏、牙刷、梳子、免洗褲、衛生紙、吹風機、梳子、臉盆(自然產後需坐浴漏泡剪會陰的縫合傷口)、產褥墊、惡露墊、溢乳墊、枕頭套或毛巾(沒洗頭時用)、浴帽、指甲剪、筆、便條紙、剪刀(聽說還是會用的到)、按摩小工具、保溫水域、環保餐具、手機(含旅充)、筆電、相機(含充電器)、手動或電動擠乳器、集乳袋、乳房冷熱敷墊、發乳茶、營養補充品、束腹帶、哺乳型內衣、奶瓶消毒鍋、保冷袋或小冰筒(冷箱)、束腹帶、機能性內褲、媽咪樂活枕。
衣物類 :(請視季節攜帶)衣服、拖鞋、薄外套、帽子、圍巾、襪子、內搭長褲。
本篇文章引用自此
全站熱搜